如何通过实验诊断学课程思政培养具备家国情怀的临床医学人才?
在“新医科”强调多学科交叉、全人教育与创新能力的背景下,实验诊断学作为临床医学的核心支撑课程,其课程思政建设需突破传统知识传授框架,构建“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以下从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改革三个维度展开论述:
思政融入点 | 实施路径 | 育人目标 |
---|---|---|
医学史教育 | 穿插抗疫案例(如核酸检测技术发展史)、诺贝尔奖级诊断技术突破故事 | 培养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 |
伦理与法规 | 设计基因检测伦理辩论、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范讨论 | 强化法律意识与职业伦理 |
人文关怀 | 结合临床标本解读患者故事(如罕见病诊断中的医患沟通) | 提升共情能力与人文素养 |
案例参考:某医科大学在《临床生化检验》课程中嵌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染病检测技术援助项目,学生通过模拟国际协作场景,既掌握诊断技术标准,又深化全球卫生治理认知,实现专业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同步提升。
(注:本文内容基于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及多所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实践提炼,未引用具体机构名称以保护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