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吉即李贺,他在创作《李凭箜篌引》时究竟是怎样借助神话想象来展现音乐之美的呢?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李贺在诗中引入众多神话人物,让他们对李凭的箜篌演奏做出反应,以此侧面烘托音乐之美。“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是舜的两个妃子,素女是擅长鼓瑟的女神。江娥因舜帝之死而啼竹成斑,素女听闻箜篌声也心生哀愁。这两位神话人物的哀伤,说明李凭的箜篌声具有撼动神灵的感染力,从情感层面展现出音乐能引发深沉共鸣的美。
诗中构建了奇幻的神话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凭的箜篌声仿佛让他进入神山,向神妪传授技艺。而老鱼和瘦蛟也被音乐所吸引,在水波中跳跃、舞动。这一画面充满奇幻色彩,展现出音乐具有激发万物活力的神奇力量,体现出一种灵动、奔放的美。
李贺还把笔触伸向天庭,描绘了天庭中的奇异景象。“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月宫中的吴刚被箜篌声吸引,整夜不眠地倚靠在桂树上倾听。寒兔在一旁也被这美妙的音乐所感染,连露珠斜飞打湿了它都未察觉。这一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悠远的氛围,展现出音乐能穿越时空、触动天界的超凡之美。
通过这些神话想象,李贺打破了现实与神话的界限,将无形的音乐具象化,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李凭箜篌演奏的美妙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