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虚假宣传行为受到多部法律规制,包括《电子商务法》《广告法》等,明确禁止虚假陈述、误导消费者,并设定具体处罚措施。
法律名称 | 针对性条款 | 核心内容 | 适用范围 | 处罚措施 |
---|---|---|---|---|
《电子商务法》 | 第17条、第85条 | 要求真实、准确展示商品信息,禁止虚构交易或虚假评价 | 所有电商平台及经营者 | 最高罚款50万元,吊销营业执照 |
《广告法》 | 第28条、第56条 | 禁止虚假广告,代言人需实际使用商品,广告发布者承担连带责任 | 直播广告内容及代言行为 | 广告费用3-5倍罚款,代言人3年内禁止代言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第20条、第55条 | 经营者需提供真实信息,欺诈行为需“退一赔三” | 消费者权益受侵害场景 | 赔偿金额为商品价款3倍(最低500元) |
《反不正当竞争法》 | 第8条、第20条 | 禁止虚假宣传或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或消费者利益 | 商业竞争行为 | 最高罚款300万元,情节严重吊销营业执照 |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 | 第14条、第18条 | 直播营销人员不得虚构数据或夸大宣传,平台需建立黑名单制度 | 直播电商全流程 | 平台可关闭账号,市场监管部门可处10万元以下罚款 |
(注:以上条款及案例均基于现行有效法律文件,具体适用以司法实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