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运动如何通过具体措施实现经济自给?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陕甘宁边区因日军封锁与自然灾害陷入严重经济危机。为打破封锁、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边区政府发动大生产运动,核心目标包括:
措施类型 | 具体内容 | 典型案例 |
---|---|---|
组织动员 | 成立生产委员会,推行“屯田政策”,军队与机关单位参与生产。 | 359旅开发南泥湾 |
土地改革 | 分配荒地给农民,推广轮作制与水利建设。 | 延长县丰产田改造 |
技术革新 | 引入新式农具(如铁制犁铧),推广科学种植方法。 | 米脂县推广“三三制”耕作法 |
工业生产 | 建立纺织厂、制鞋厂,自制军需物资。 | 榆林县军鞋厂日产量达200双 |
该运动不仅缓解了经济危机,更通过实践验证了“自力更生”理念的可行性,为后续解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其核心精神至今仍被视作艰苦奋斗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