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底,红四军内部关于建军原则等问题存在不同意见和争论。1930年1月5日,林彪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信中所表达的观点促使毛泽东专门进行回应,以下为详细分析:
林彪在信里流露出对时局和革命前途的悲观。他对当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前景缺乏信心,觉得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去创建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徒劳的。例如,他认为在一些偏远山区建立根据地,难以应对敌人的进攻,且物资匮乏,难以长期维持。这种悲观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红四军部分指战员的困惑。
林彪提出应该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再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来一个全国的武装起义。他不认同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他觉得长期在一个地方建立根据地会限制红军的机动性,不利于扩大革命影响。
针对林彪的观点,毛泽东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著名的回信。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强调了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通过这一回应,澄清了红四军内部存在的错误思想,坚定了广大指战员对革命的信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即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一理论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