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在血液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血液来源合法、使用安全、管理规范,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权益。
一、法律依据与核心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规定,医疗机构需落实以下要求:
法律/法规名称 | 核心要求 | 适用范围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血液必须由合法血站供应,禁止私自采血 | 全国医疗机构 |
《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 建立血液全程管理制度,确保可追溯 | 二级以上医院及血库 |
《传染病防治法》 | 血液需经严格检测,防止疾病传播 | 所有涉及血液操作的机构 |
二、操作规范与责任划分
血液来源合规性
医疗机构必须从具备《血站执业许可证》的机构获取血液,禁止使用非法渠道血液。紧急情况下自体输血需符合《自体输血技术管理规范》。
用血前核查程序
临床用血管理
实行分级审批制度:
三、监督与违规处理
内部监督机制
医疗机构需设立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开展血液安全自查,重点检查冷链管理、记录完整性等环节。
外部监管措施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通过飞行检查、年度校验等方式,对违规行为实施以下处罚:
四、特殊场景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