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三峡工程从孙中山设想到人大批准历经哪些关键历史阶段??

2025-07-28 11:29:47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为工程奠定思想基
写回答

最佳答案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为工程奠定思想基础。经过长期论证与筹备,最终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

关键历史阶段梳理

时间节点主要事件核心内容
1919年孙中山提出设想《建国方略》中首次规划三峡水力开发
1944年美国专家参与考察萨凡奇团队提出初步工程方案
1950-1970年代新中国前期论证与勘测成立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完成地质水文研究
1984年国务院原则批准建设明确工程必要性,启动移民安置前期工作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表决通过1767票赞成通过建设决议,进入实施阶段

阶段详述

  1. 构想萌芽(1919-1940年代)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提出“以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成为近代最早的三峡开发蓝图。1944年,国民政府邀请美国工程师萨凡奇考察,形成《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但因战乱未推进。

  2. 科学论证(1950-198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长江水利委员会(后更名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开展系统性勘测。1956年毛泽东写下“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诗句,进一步推动工程研讨。1970年葛洲坝工程开工,为三峡积累技术经验。1980年代,400余位专家参与论证,涵盖防洪、发电、生态等领域。

  3. 决策与批准(1984-1992年)
    1984年国务院批准《关于开展三峡工程筹备工作的报告》,确定坝址为三斗坪。1986-1989年重新组织412位专家进行可行性研究。1992年人大审议期间,围绕移民、生态、成本的争议充分讨论,最终以67%赞成率通过。

2025-07-28 11:29:47
赞 64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