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临时政府北迁至北京,袁世凯集权引发权力真空与地方割据,军事集团借势扩张,形成派系对抗。
袁世凯掌控北洋政府后,通过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等手段强化集权。其去世(1916年)导致北洋系分裂为直系(冯国璋)、皖系(段祺瑞)等派别,中央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军阀派系 | 控制区域 | 代表人物 | 外部支持方 |
---|---|---|---|
直系 | 长江流域 | 曹锟、吴佩孚 | 英美 |
皖系 | 安徽、浙江 | 段祺瑞 | 日本 |
奉系 | 东北三省 | 张作霖 | 日本、俄国 |
滇系 | 云南、贵州 | 唐继尧 | 法国(部分物资) |
各省为自保组建军队,截留税收并垄断资源(如矿产、铁路),形成“省域经济”。例如:
列强通过贷款、军售等方式扶持代理人,如日本向皖系、奉系提供武器,英国支持直系控制长江流域贸易。此阶段全国大小战争超140次,90%的县处于军阀控制下,直至1928年东北易帜才名义上终结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