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自2012年启动的医疗改革,通过“三医联动”机制探索了降低医疗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路径,为全国性改革提供了实践参考。
三明试点措施 | 全国改革草案的借鉴方向 |
---|---|
药品零差率销售 | 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推行集中带量采购 |
医生年薪制改革 | 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体系 |
医保基金市级统筹 | 推进省级医保统筹,强化支付方式改革 |
分级诊疗制度强化 | 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框架 |
医药领域
三明通过压缩流通环节的灰色空间,使公立医院药占比从46%降至18%,推动全国草案将“两票制”“一票制”纳入药品流通改革,明确带量采购覆盖80%以上公立医院用药。
医疗体系
试点中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后,三明三级医院医师年均收入提高35%,全国草案据此提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要求2025年前完成90%以上地区的薪酬制度改革。
医保管理
三明将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为“三保合一”,基金结余率从-8%转为+15%,全国方案明确要求2024年实现省级医保基金统收统支,并扩大按病种付费范围至300种疾病。
三明试点期间,次均住院费用下降12.3%,患者自付比例由34%降至24%,这些数据支撑全国草案设定“到2030年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25%以下”的核心指标,同时将县域内就诊率目标从85%提升至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