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七级舞蹈采桑谣的傣族舞蹈元素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其动律特点和手位规范??

2025-07-28 02:29:22
在教授七级舞蹈《采桑谣》时,其中的傣族舞蹈元素要怎样更好地呈现出动律特点与手位规范呢?以下从几个方
写回答

最佳答案

在教授七级舞蹈《采桑谣》时,其中的傣族舞蹈元素要怎样更好地呈现出动律特点与手位规范呢?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动律特点的体现

  1. 三道弯体态教学
    • 教师可以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看到从头部、胸部到胯部形成的“S”形曲线。比如,在舞蹈中模拟傣族姑娘采桑时弯腰、转身的动作,强调身体各部位的弯曲幅度和顺序。
    • 利用镜子让学生进行自我观察,纠正不规范的体态。教师在旁边巡回指导,及时指出学生在体态上的问题,如弯腰时背部不够伸展等。
  2. 重拍向下动律教学
    • 结合音乐,让学生感受重拍时身体向下沉的感觉。教师可以喊节拍,带领学生做简单的上下起伏动作,如膝盖的屈伸,体会重拍向下的动律。
    • 设计一些简单的组合动作,如在重拍时身体下沉同时手臂下垂,轻拍时身体上升手臂抬起,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掌握这一动律特点。

手位规范的体现

  1. 基本手位讲解示范
    • 对于掌形,教师详细讲解并示范“孔雀掌”的形态,即手指自然伸直,指尖微微弯曲,仿佛孔雀的羽毛。
    • 针对不同的手位,如“托掌”“按掌”等,教师亲自示范,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手位的高度、角度和位置。
  2. 手位组合练习
    • 设计一些简单的手位组合,如“托按掌组合”,让学生在练习中熟悉不同手位的衔接和转换。
    • 结合舞蹈中的采桑动作,将手位与动作相结合,如在模拟采桑时运用“提襟手位”,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和巩固手位规范。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七级舞蹈《采桑谣》时,更好地体现傣族舞蹈元素的动律特点和手位规范。

2025-07-28 02:29:22
赞 101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