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国共双方在山西的“十二月事变”如何反映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激化??

2025-07-28 00:06:46
“十二月事变”又称晋西事变,是抗战时期国民
写回答

最佳答案

“十二月事变”又称晋西事变,是抗战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一次旨在打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的事件,它是第一次反共高潮激化的重要体现。

“十二月事变”的背景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策略,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内部的顽固派在这种形势下,逐渐将注意力从抗日转向了限制和打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山西地区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了国共双方矛盾冲突的焦点之一。阎锡山为了维护自己在山西的统治地位,企图削弱山西新军(主要由共产党领导)的力量,这为“十二月事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十二月事变”的过程

1939年12月,阎锡山借口“反攻”,命令旧军进攻山西新军。旧军对新军发动了全面攻击,同时还捣毁了沁水、阳城等7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和群众团体,杀害了许多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新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坚决的自卫反击。这场事变从晋西扩展到晋西北、晋东南等地,涉及范围广,双方冲突激烈。

“十二月事变”反映第一次反共高潮激化的表现

表现具体说明
规模与范围扩大“十二月事变”涉及山西多个地区,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进行战斗,其规模和影响远远超过了之前的一些摩擦事件。第一次反共高潮从局部的小规模冲突,发展到了较大规模的军事对抗,激化态势明显。
政治意图暴露国民党顽固派的行动不再仅仅是小范围的试探和摩擦,而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进行全面打击。阎锡山的行动表明国民党顽固派企图削弱共产党在山西的势力,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种明确的政治意图体现了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激化。
对抗激烈程度加剧在“十二月事变”中,双方发生了多次激烈的战斗,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新军与旧军之间的对抗已经达到了较为严重的军事冲突级别,这与之前相对缓和的摩擦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出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激化。

“十二月事变”以其规模、政治意图和对抗激烈程度等方面,充分反映了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激化,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带来了严重的危机。不过,中国共产党在事变中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最终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续坚持团结抗战。

2025-07-28 00:06:46
赞 99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