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蒙同学在实验中发现植物生长出现异常情况,这究竟可能和哪种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呢?又该从哪些方面去排查和分析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呢?
当植物生长出现异常,比如叶子发黄、植株矮小、不开花结果,甚至枯萎等情况,环境因素往往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毕竟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周围环境的滋养和影响,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那些容易“搞事情”的环境因素吧!
光照对植物来说简直太重要啦!就像我们人类需要吃饭补充能量一样,植物要靠光合作用“吃饭”呢。
光照异常情况 | 可能导致的生长异常表现 |
---|---|
光照不足(太阴暗) | 植株长得又细又高(徒长),叶子颜色浅绿发黄,还可能朝着有光的方向拼命歪过去(向光性过强),开花结果也会变少甚至不开花。 |
光照过强(暴晒) | 叶子被晒得蔫蔫的,边缘或者叶尖枯焦、发黄、出现斑点,严重的整叶子就像被烤过一样。娇嫩的植物尤其容易中招哦! |
水是生命之源,对植物来说更是如此!浇多浇少都不行,就像照顾小宝宝一样,得恰到好处。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家”,肥料是“加餐”,这俩出问题,植物也会“闹脾气”。
植物对温度也是很敏感的,太冷太热都可能让它们“生病”。
其实,植物生长异常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可能是好几个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呢!所以小蒙同学可以仔细观察一下,植物具体是哪里不对劲,再结合最近实验环境中这些光照、水分、土壤肥料、温度等因素有没有发生变化,或者是否控制得当。可以试着逐一排查,或者做一些对比小实验,看看究竟是哪个“捣蛋鬼”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这样就能更快找到问题所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