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民报》发刊词首次系统阐述了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核心主张旨在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下通过表格与分类形式呈现具体内容:
主义名称 | 核心定义 | 核心要点 | 具体措施举例 |
---|---|---|---|
民族主义 | 推翻民族压迫,实现国家独立 | 反对满清统治与列强侵略,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华民族国家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联合各民族平等共处 |
民权主义 | 终结专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治 |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以议会制为核心的民主共和政体 | 创立民国;保障人民选举、参政等权利 |
民生主义 | 解决社会贫富分化,改善民众生活 | 通过经济改革实现土地与资本均衡分配,防止社会阶层固化 |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发展实业与公共福利 |
初期强调“驱除鞑虏”,主张推翻满清统治,后发展为“五族共和”,倡导汉、满、蒙、回、藏等民族平等融合,共同构建现代国家认同,同时抵制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提出以“主权在民”替代君主专制,主张通过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体制,赋予公民言论、集会等基本权利,并通过地方自治实现基层民主。
重点聚焦土地问题,主张“耕者有其田”,通过核定地价、涨价归公等方式消除土地垄断;同时限制私人资本过度扩张,由国家主导铁路、矿产等关键产业发展,缩小贫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