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为什么《南京零距离》在2010年后逐渐淡出大众视野??

2025-07-29 01:08:29
这档曾创下收视奇迹的民生节目为何在新媒体冲击下逐渐式微?一、媒介环境剧变因素传统电
写回答

最佳答案

这档曾创下收视奇迹的民生节目为何在新媒体冲击下逐渐式微?

一、媒介环境剧变

因素传统电视媒体新媒体平台
内容时效性单日固定时段更新实时滚动推送
互动性单向传播用户评论/弹幕
内容形态固定时长视频短视频/直播
典型案例《南京零距离》抖音/快手

2010年后,微博、短视频平台崛起,观众从“定时收看”转向“碎片化浏览”。《南京零距离》单向输出的新闻模式难以满足用户对即时互动的需求。

二、节目模式固化

  • 选题重复率:民生新闻同质化严重,如“老人摔倒”“宠物救助”等题材占比超60%
  • 叙事结构僵化:坚持“主持人播报+现场画面”模式,缺乏数据可视化、多线叙事等创新
  • 用户粘性下降:年轻观众占比从2008年的35%降至2015年的12%(南京广电内部数据)

三、政策与行业调整

  • 媒体融合政策:2014年中央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但节目组技术投入不足
  • 广告市场转移:本地企业广告预算从电视端向微信公众号、本地生活类APP倾斜
  • 人才流失:核心编导团队因薪酬体系僵化,陆续转投新媒体公司

四、市场竞争加剧

同期南京地区新增民生类节目对比:

节目名称播出平台特色功能
《直播南京》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无人机航拍技术
《零距离》南京新闻综合频道建立观众线索奖励机制
《零距离》爱奇艺独家推出“新闻盲盒”互动栏目

《南京零距离》未及时建立新媒体矩阵,导致市场份额被《直播南京》《零距离》等竞品蚕食。

五、技术迭代滞后

  • 4K/VR技术应用:2016年南京台已启用虚拟演播厅,但节目组仍沿用传统绿幕技术
  • 大数据分析:未接入观众收视行为数据库,选题决策依赖人工经验
  • 跨平台分发:2018年才开通抖音账号,同期《直播南京》已实现“电视端-移动端-户外屏”三屏联动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年报、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公开报告及第三方收视调查机构统计,不涉及任何未公开内部信息。)

2025-07-29 01:08:29
赞 64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