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称号背后究竟承载着怎样的能源布局密码?
作为“中国气都”,四川省达州市在川气东送工程中承担了多重战略使命,其角色可概括为以下五点:
达州地处四川盆地核心区域,拥有全国最大的海相气田群。截至2023年,其探明天然气储量超6万亿立方米,年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2%。通过川气东送管道,达州每年向华东、华中地区输送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标煤12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00万吨。
指标 | 达州数据 | 全国占比 |
---|---|---|
天然气储量 | 6万亿立方米 | 约15% |
年输送量 | 100亿立方米 | 约18% |
覆盖省市 | 6省2市 | 东中部核心区 |
川气东送工程将达州的天然气输送至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缓解了东部沿海城市因煤炭依赖引发的环境压力。例如,上海、南京等城市天然气使用率因达州供气提升超30%,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型。
达州依托天然气资源,构建了“勘探-开采-加工-运输-应用”的全产业链。2022年,相关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带动就业超50万人。同时,吸引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投资建设LNG液化厂、化工园区,形成“气头化尾”发展模式。
达州复杂地质条件倒逼技术突破,如深层页岩气开发、管道防腐蚀技术等。其中,川气东送管道采用的“X80高钢级钢管”技术,使输送效率提升20%,为后续西气东输等工程提供技术模板。
达州通过“气化农村”项目减少秸秆焚烧,同时推广天然气替代柴油的船舶动力改造,助力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2023年,达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0天,较2015年提升15%。
“中国气都”不仅是资源输出地,更是能源战略的“支点城市”。其通过资源调配、技术创新和区域协同,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未来,达州或将进一步探索氢能开发,深化“西氢东送”布局,持续发挥战略枢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