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台湾成为法军进攻重点,清军通过坚守岛屿迫使法军分散兵力,削弱其在越南主战场的攻势。
法军初期目标 | 实际作战方向 | 结果对比 |
---|---|---|
控制越南全境 | 分兵攻台占基隆 | 主战场推进受阻 |
封锁东南沿海 | 长期围困台湾岛 | 资源过度消耗 |
台湾战事迫使法军将原计划投入越南的舰队调至台海,导致北圻战场(今越南北部)兵力不足,清军得以在镇南关等地组织反击。
基隆防御战(1884年8月)
刘铭传主动放弃基隆港,集中兵力防守沪尾(今淡水),法军占领基隆后陷入山区游击战,无法建立有效补给线。
沪尾大捷(1884年10月)
清军以岸防炮重创法舰,迫使法国放弃登陆计划,转而采取海上封锁。此举使法军舰队长期滞留台海,无法支援越南战场。
1885年3月,法军从台湾抽调部分军舰支援越南战场,但此时清军已在镇南关取得胜利。台湾保卫战的持续抵抗,直接导致法国内阁倒台,双方最终以“不胜而胜”局面结束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