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门县究竟是凭借哪些因素成为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的呢?
20世纪20年代末,三门县农民深受地主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压迫,生活困苦不堪。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开始传播革命思想,在农村地区开展宣传活动,让广大农民逐渐意识到团结起来反抗压迫的重要性。像亭旁镇等地的农民,积极响应进步思想,自发组织起一些小型的互助团体,为后来的革命行动奠定了群众基础。
三门县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山峦起伏,交通不便。这种地理环境使得反动势力的统治相对薄弱,为革命力量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屏障。红军和革命群众可以利用山区的地形开展游击战争,灵活地与敌人周旋。同时,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革命队伍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
以包定等人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他们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减租减息等斗争。包定亲自编写革命歌谣,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在他们的领导下,革命队伍不断壮大,为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0世纪20年代末,全国范围内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这种大环境下,三门县的革命志士受到鼓舞,决心在本地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自己的政权。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三门县苏维埃政权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928年5月26日,亭旁起义爆发,随后成立了亭旁区苏维埃政府,这是浙江省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标志着三门县成为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