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的名称演变与抗战胜利密切相关,其前身可追溯至抗日战争后期成立的学术团体。以下是关键事件梳理:
时间 | 事件 | 主要内容 |
---|---|---|
1944年底 | 民主科学座谈会成立 | 许德珩、潘菽等学者发起,讨论时局与民主科学议题 |
1945年9月3日 | 更名为“九三座谈会” | 为纪念抗战胜利,以日本签署投降书日期命名 |
1946年1月 | 九三学社筹备会正式成立 | 确立组织纲领,提出促进民主政治与科学发展 |
1946年5月4日 | 九三学社成立大会在重庆召开 | 通过社章、宣言,选举许德珩等16人为理事 |
1950年3月 |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明确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参与新中国建设 |
民主科学座谈会的诞生
1944年,重庆科技文教界人士成立“民主科学座谈会”,以学术研讨形式响应中共抗日主张,成为九三学社前身。
从“座谈会”到“学社”的转型
1945年9月3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座谈会成员决议扩大组织规模,将名称改为“九三座谈会”。次年1月,在中共支持下正式组建筹备委员会,最终定名“九三学社”。
五四精神与政治宣言
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青年大厦举行成立大会,选择五四运动纪念日召开会议,彰显其继承民主科学精神的立场,会上提出反对独裁、争取和平等八项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