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评定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其事迹如何体现社会价值与道德标杆?
一、烈士评定流程与依据
根据《烈士褒扬条例》及《烈士评定办法》,烈士评定需满足以下条件:
- 牺牲场景:在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情境中牺牲。
- 申报程序:
- 由所在单位(如公安机关)或家属向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提交申请;
- 县级部门调查核实后逐级上报至省级政府审批。
- 法律依据:
- 《烈士褒扬条例》第八条明确“抢险救灾牺牲”可评定为烈士;
- 关腾飞在抗洪抢险中为转移群众牺牲,符合法定情形。
二、湖北省道德模范评定流程与依据
依据《湖北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办法》,流程及标准如下:
- 见义勇为类:事迹具有突出社会感召力,体现舍己为人精神;
- 敬业奉献类:长期坚守岗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三、法律与社会价值关联
- 合法性保障:
- 烈士评定严格遵循《英雄烈士保护法》,确保程序正义;
- 道德模范评选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一致。
- 社会意义:
- 通过表彰强化公众对英雄行为的认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 关腾飞的事迹成为基层工作者履职尽责的典型案例。
四、公众参与与监督机制
- 公示制度:烈士评定与道德模范评选均需公示,接受社会质疑;
- 异议处理:对评定结果有争议的,可向省级民政或宣传部门申诉。
注:以上内容基于公开报道及现行法律法规整理,未涉及未公开信息。评定结果体现国家对英雄行为的尊重与社会道德导向的引导。
2025-07-28 05:16:46
赞 114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