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国民党军占领苏区期间,中央红军主力如何实现战略转移??

2025-07-27 08:07:41
1934年,面对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红军主力选择以战略转移突破封
写回答

最佳答案

1934年,面对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红军主力选择以战略转移突破封锁,最终完成长征壮举。以下为关键行动与策略:

一、初期准备与突围

时间与地点: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向西突围。
战术选择

  • 隐蔽意图:通过佯攻、分散行军掩盖真实转移方向。
  • 轻装简行:舍弃非必要物资,提升机动性。
  • 突破封锁线:连续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4道防线,其中湘江战役最为惨烈,红军从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二、关键转折与路线调整

遵义会议决策(1935年1月):

会议内容影响
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
调整战略方针采取灵活运动战,避免硬拼消耗

重要战役与路线

  1. 四渡赤水(1935年1-3月):迂回穿插,打乱敌军部署。
  2. 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利用7条木船,7昼夜渡江甩开追兵。
  3. 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22勇士夺取泸定桥,突破天险。

三、克服自然障碍与最终会师

雪山草地行军

  • 挑战:海拔4000米以上雪山、缺氧沼泽草地,非战斗减员严重。
  • 应对:就地取材(如辣椒御寒)、精简建制、团结互助。

会师节点

  •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合。
  •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四、转移策略总结表

策略类型具体行动效果
情报战利用地下党获取敌军部署选择薄弱环节突破
运动战快速迂回、声东击西掌握战场主动权
群众基础沿途发动群众支援粮草、兵员保障后勤、补充兵力
统一战线争取少数民族支持(如彝族)减少行军阻力

通过上述军事行动与策略调整,中央红军成功跳出包围圈,保存了革命力量,为后续抗日战争和全国胜利奠定基础。

2025-07-27 08:07:41
赞 145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