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面对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红军主力选择以战略转移突破封锁,最终完成长征壮举。以下为关键行动与策略:
时间与地点: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向西突围。
战术选择:
遵义会议决策(1935年1月):
会议内容 | 影响 |
---|---|
批判“左”倾军事路线 | 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 |
调整战略方针 | 采取灵活运动战,避免硬拼消耗 |
重要战役与路线:
雪山草地行军:
会师节点:
策略类型 | 具体行动 | 效果 |
---|---|---|
情报战 | 利用地下党获取敌军部署 | 选择薄弱环节突破 |
运动战 | 快速迂回、声东击西 | 掌握战场主动权 |
群众基础 | 沿途发动群众支援粮草、兵员 | 保障后勤、补充兵力 |
统一战线 | 争取少数民族支持(如彝族) | 减少行军阻力 |
通过上述军事行动与策略调整,中央红军成功跳出包围圈,保存了革命力量,为后续抗日战争和全国胜利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