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五官比例调整让角色瞬间萌感翻倍?
在捏脸设计中,娃娃脸的核心在于放大「幼态特征」,通过比例对比强化视觉亲和力。以下是关键调整方向及参数建议:
项目 | 调整方向 | 效果说明 | 示例参数(百分比) |
---|---|---|---|
眼睛 | 增大眼型,缩短眼距 | 猫眼或杏仁眼更显无辜感 | 大小+120%,眼距-15% |
鼻子 | 缩短鼻梁,降低鼻尖高度 | 短鼻或朝天鼻增强稚气 | 长度-30%,鼻尖高度-20% |
嘴巴 | 减小唇厚,上扬嘴角 | 小嘴嘟嘟更显娇俏 | 厚度-40%,嘴角+10% |
脸型 | 扩大下颌宽度,缩小额头高度 | 圆脸或鹅蛋脸弱化攻击性 | 下颌宽度+25%,额头高度-15% |
发型 | 增加刘海覆盖面积,蓬松发尾 | 遮挡眉骨,强化头身比例 | 刘海高度+30%,发量+50% |
对比法则:
动态平衡:
光影辅助:
通过以上参数组合,可快速构建符合二次元审美的萌系角色。实际操作时需根据捏脸工具特性微调,建议优先测试局部调整再整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