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年这个特殊的节点,大家对视频的期待往往既包含对节日氛围的共鸣,也希望能看到一些新颖有趣的内容,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在自己想表达的创意和观众真正想看的内容之间找到那个完美的平衡点呢?
制作视频前,先想想你的audience是谁?是家人亲戚、同龄朋友,还是社交媒体上的泛关注者?
可以悄悄观察一下大家最近在转发、点赞什么样的新年内容,或者直接问问身边的人:“如果刷到新年视频,你最想看到什么呀?”
个人创意是视频的灵魂,但完全自说自话可能会让观众觉得“看不懂”或“不相关”。试试这样做:
维度 | 个人创意优先 | 受众喜好优先 | 平衡做法 |
---|---|---|---|
内容主题 | 想拍一个“新年独自旅行”的小众视角 | 观众更爱看“全家团圆”的热闹场景 | 拍“带家人一起旅行过年”,既有个人经历,又有团圆元素 |
形式风格 | 想用黑白色调+慢镜头营造氛围感 | 观众期待彩色鲜艳、节奏明快的新年感 | 局部用黑白回忆杀,主体用亮色快剪,对比出层次 |
BGM选择 | 喜欢一首冷门但戳中自己的轻音乐 | 观众一听就会跟着唱的《恭喜恭喜》 | 主歌用《恭喜恭喜》副歌,间奏插入轻音乐片段 |
其实平衡的关键,就是**“把自己当成观众之一”**——你喜欢的创意,能不能用一种让大家都能笑着点头的方式讲出来?新年视频嘛,核心是传递快乐,只要这份心意到了,创意和喜好自然会找到共鸣~试试看,你一定能做出既“有你”又“有大家”的新年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