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确保数据不被截获或篡改?
场景 | 加密存储方案 | 传输安全保障方案 |
---|---|---|
算法选择 | AES-256、国密SM4(符合中国加密标准) | TLS1.3协议、量子密钥分发(QKD) |
密钥管理 | 硬件安全模块(HSM)+多因素认证 | 动态密钥协商、密钥轮换机制 |
数据分片 | 分布式存储+冗余校验 | 传输路径动态加密、分段校验 |
访问控制 | 基于角色的权限模型(RBAC) | 实时流量监控、异常行为阻断 |
风险类型 | 应对策略 |
---|---|
中间人攻击 | 强制双向证书认证(mTLS) |
密钥泄露 | 密钥生命周期管理+定期销毁 |
数据篡改 | 哈希值校验+区块链存证(不可篡改日志) |
注:以上方案需结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3条关于数据跨境传输的限制条款,确保技术实现与法律要求的同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