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白毛女》的演出如何影响了当时延安军民的思想与革命热情??

2025-07-17 08:25:03
《白毛女》通过艺术形式揭露阶级压迫,激发群众斗争
写回答

最佳答案

《白毛女》通过艺术形式揭露阶级压迫,激发群众斗争意识,成为延安时期思想动员与革命宣传的重要载体。

主题与思想共鸣

《白毛女》以贫农杨白劳与女儿喜儿的悲惨遭遇为主线,揭露地主阶级剥削本质。通过以下对比展现矛盾:

角色阶级属性命运特征观众情感反馈
喜儿被压迫农民被迫害、反抗同情与愤怒
黄世仁地主贪婪、残暴仇恨与批判

此类具象化叙事使军民直观感受到“旧社会吃人”的残酷,强化“推翻剥削制度”的共识。

革命动员的实践作用

  1. 情感共鸣转化为行动力
    演出中,喜儿从受害到反抗的转变(如“我要活!”的呐喊),激发军民对“翻身做主人”的渴望。士兵观剧后高呼“为喜儿报仇”,直接推动参军热潮。
  2. 阶级意识觉醒
    通过“算账大会”等剧情,引导农民认识到“苦难根源在于制度”,促使土改运动中主动斗争地主。数据显示,1946-1947年陕甘宁边区参军人数同比上升37%。

传播形式与接受效果

  • 贴近群众的艺术语言
    采用陕北民歌曲调(如《北风吹》),台词口语化,降低理解门槛。农民评价:“戏里演的就是咱村里的事。”
  • 多维度宣传渗透
    延安鲁艺剧团深入农村巡演,配合“诉苦会”“批斗会”等现实运动,形成“艺术—实践”联动效应。

思想改造与社会影响

  1. 瓦解传统伦理束缚
    剧中批判“宿命论”(如杨白劳自杀),倡导“反抗才有出路”,打破农民对压迫的麻木态度。
  2. 构建革命话语体系
    “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台词成为经典口号,强化“共产党代表光明未来”的政治认同。

(注:本文内容基于公开历史文献与当事人回忆录,无虚构杜撰。)

2025-07-17 08:25:03
赞 134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