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5 08:33:41 阅读: 331
近日,关于“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消息引起全国关注,多地纷纷响应,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强制要求。在济南,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已经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对家长和学生不做强制要求。这一消息得到了多位家长和老师的证实。
安全教育平台小程序曾经备受诟病,被指形式主义打卡。而福州市教育局在10月30日发出通知,严禁以口头、公示栏、微信等任何方式通报或公开学生参与安全教育平台学习情况,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学生或家长完成学习任务。这一举措得到了全国多地效仿,纷纷叫停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
家长林玮感慨:“叫停强制打卡学习,减轻了家长和孩子负担,也减少了老师负担,是一件好事。”而对于被打卡“围困”的家长来说,更是如释重负。他们纷纷表示,孩子的学习任务已经够多了,再加上这些形式主义的学习打卡,无疑是给家长增加负担。
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强制要求,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它不仅体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也反映了家长和学生对这种形式主义的抵制。希望未来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这些形式主义的学习打卡不再成为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近日,一年级家长宋芳向记者反映,老师经常在群里催促家长完成安全教育平台的打卡任务,希望孩子所在学校也能尽快取消。宋芳表示,近年来,家长被频繁打卡困住了,其中安全教育平台的通知是最多、最急的。
王琛的孩子今年刚从幼儿园毕业,她认为安全教育平台学习的形式主义体现在答题环节上尤其明显。幼儿园的孩子们年龄那么小,怎么可能独立完成这些任务呢?王琛表示,教育平台上的答题环节,动不动就要答5-10道题,甚至更多。
二年级家长宋美勤也表示,孩子幼儿园三年加小学一年,安全教育打卡基本都是她亲自完成的。她认为,这种打卡机制让家长们感到困住了,希望能尽快取消。
一些老师也对此表示无奈。济南老师周晓梦表示,老师也不喜欢这种课外打卡任务,希望少一些形式主义的打卡,减轻老师的负担。周晓梦表示,有时候有孩子没完成打卡任务,老师下班后还要加班盯着督促提醒家长,实在是不容易。
事实上,很多家长反对的并不是安全教育本身,而是反对形式和任务。大家理解安全教育平台的初衷是为了提升孩子的安全知识,保护孩子生命安全。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有家长或教师反映一些问题,比如强制完成、完成率纳入教师和学校评比、学习内容超出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等。
针对这种现象,全国多地在叫停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的也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政策。例如,福州市不再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登录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完成学习任务,改为学校可以利用安全教育平台资源,统一在学校组织安全教育。这样的改变或许能让家长和老师们都感到更加轻松和幸福。福州、成都、济南等地关于安全教育平台的使用规定引起了广泛关注。福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地各校加强贯彻落实,并要求家长共同监督举报违规行为。成都当地从11月16日开始进行自查自纠,家长可以通过扫描市教育局开通的二维码或拨打电话进行反映。济南的部分学校转发的相关部门通知中也强调,安全教育平台使用要遵循自主、自愿的原则,切忌教育中的形式主义。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安全教育真正从流于形式,变成孩子们心中忘不了的知识,让他们平安出门,安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