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

首页 > 24节气

伏羲与24节气,伏羲历法

时间: 2024-08-26 08:38:01 阅读: 149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伏羲与24节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伏羲与24节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伏羲和炎黄哪个早?

1、伏羲和炎黄哪个早?

伏羲比黄帝早得多,为什么不把文明的源头定于更早的伏羲而要定在炎黄时代?

  

伏羲时代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古人对“天道 ”的认识,但“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文明,必然以“人道”为标志。炎黄时代的文化不但对自然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更多地落实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层面,故史称黄帝为“人文始祖 ”,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曰“上下五千年”。

  伏羲时代的代表性文化符号是八卦 炎黄以前的先民从每天不同的天象中找到了北极、北斗,由“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产生四季、八风等概念,构建了青龙、白虎、朱鸟、玄武四天象和先天八卦等模式,代表了那时对天地变化规律的认识。

  黄帝时代的文化与伏羲时代有什么不同?文献记载: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这里最关键的是“律吕”和“调历”。“调”是音调、乐律,基于音律而建的历法,谓之“调历”,又称“律历”。

  中国古人对音乐有深刻的认识。1987年从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约八千年前的用丹顶鹤尺骨制成的骨笛,它有两个八度的音域,并且音域内半音阶齐全,这意味着贾湖骨笛已经具备对十二音阶的认识。

  黄帝时代将十二音阶上升到了律吕的高度人们在不同的时间感受到不同的“乐”,十二律吕产生的基础是“飞灰候气法”:将芦苇的薄膜烧制成灰,放入代表十二音阶的乐管内,埋于密室地下;冬至一阳来复时,最长的乐管“黄钟”内的灰便自动飞出;此后每过一个节气,以次会有一个乐管的灰飞出,古称“葭管飞灰”。全部十二个乐管的灰飞结束,恰恰是一个年周期!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

  以天象定时间,可以管一时;但天象时时年年都在变化,时间长了就有误差。而由乐管测到的十二气的周期非常稳定,是万古不变的“律”!黄帝时代将十二音阶上升到了律吕的高度,这是一个重大进步。

伏羲更早。

伏羲生活在大约6500年前。出生在今甘肃,建都在河南的陈地,这两个地方也有陵墓寺庙供奉他。淮阳的太昊陵墓建于春秋时期。

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距今约5000年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伏羲与24节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伏羲与24节气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历史上的今天(www.todayonhistory.com) - 免费实用生活学习查询网站
back_img
功能直达